10篇最短的短散文(微散文精选10篇)

双奶泉

支家沟是一条沟,它南北走向,从北往南很长很宽很深。沟底是浑浊得发红的红河水,红河水顺着沟底流出来,垂直地注入灞河。

支家沟,顾名思义,就是姓支的人居住的沟。沟里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姓支。支家沟从北往南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沟北是6队,沟中是1队,沟南是2队,三个队的人基本上都住在沟西。而住在沟东的则是极少数,沟西与沟东是以沟底的红河为分界线的。沟东全部是坡地,是6队与1队的土地与果园。土地多为坡地,也有小块平原。

而遍布坡地四面八方的,尤其是地与地之间的,是一律遮天蔽日的各种各样的果树。最多的是夏天的杏树与秋天的柿树。

果园中有最好吃的大银杏,有最好吃的火晶柿子。

图片[1]-10篇最短的短散文(微散文精选10篇)-流云流梦

所以每年6队与1队人收获的杏子与柿子根本吃不完,于是就卖,所以一年两季就收入了不少钱。而2队很可怜,虽然也勉强在沟里,但沟东无地也无树,所以就没有杏子与柿子可吃。

上世纪整个70年代,那是我们的学生时代,也是我们疯长与疯狂的时代。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有中孩子以及大孩子,老中青三结合吧,经常去沟东。表面上是割草,其实是为了吃杏吃柿子。因为我们3队比2队还可怜,简直就没有什么果树。当时我们村里什么地方有颗什么树,是谁家的,多粗多高结什么样的果,即使闭上眼睛,我们都一清二楚。

6队与1队的同学吃杏吃柿子,我们与2队的同学只能流涎水咽唾沫。沟东的坡地少说也100多亩,但由于是阴坡,所以太阳基本上照不到。记忆中,那片偌大的阴坡的正中间偏上,一大片阴暗潮湿的茅草从中,不知何时竟涌出了两眼拳头般粗细的两股清泉,日夜汩汩地沿着南北方向的人工渠,哗哗地往南奔流,不知谁美其名曰双奶泉。农人们用这两股清清的泉水浇地浇菜养育荷塘。

记不清多少次了,每当我们玩渴了就爬在泉口痛饮,让泉水去滋润自己那快要冒烟的喉咙以及干涸而龟裂的心田。泉眼拳头大小,左右两个,相距不到一米,可以看到里面的石头与沙子,再深就看不到了。这神奇的双奶泉还真像妇人的一对双乳,泉水好清好凉好好香好甜。

据估计这双奶泉最少都涌流了半个多世纪了,也不知是谁最早发现并开凿的,也可能是它自己在憋了千万年之后终于有朝一日双枪齐发,自动爆发喷涌的。

后来在16年前,6队人因炸红岩修路从而失去了悬崖峭壁之上的碱水泉,于是用钢管把双奶泉的一眼,想方设法地费尽周折曲曲折折地横跨红河上空引到了自己村中,供人们吃水淘菜洗衣服。而这以后的3年前,1队人也学6队人的样子,用钢管把双奶泉的另一眼泉水,也历尽千难万险曲曲折折地途经红河上空,不辞辛苦地引到了自己村前,供自己村人使用。

就这样,再也看不见那两个迷人的双奶泉了。遗憾,遗憾,太遗憾,反正我不见那双奶泉已经整整35年了。唉,那汩汩涌流的、清澈见底的、冬暖夏凉的、滋润过我们心田的、令人魂牵梦萦的双奶泉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