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司马南连续发文和视频来质疑联想的高层和其经营路线的偏离,司马南的视频图文一出,立即引起了舆论场的轩然大波!司马南一己之力硬刚千亿帝国,其是否可以上演现实版的《突围》?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应如何看待现实版《突围》!

从大咖言论总结中管中窥豹
一个人挑战联想,而内容又是与国有资产是否流失,不同层面的大咖云集讨论,是不是很像前段时间的热播剧《突围》,但司马南的这次硬刚,可比电视剧还要精彩。因此我们先看看主要大咖的言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的舆论中心人物司马南,是如何看待这次事件的。
第一,批评联想改制中涉嫌国资流失、无形资产过高实际已资不抵债、欠供应商上千亿货款的情况下还给高管发天价薪酬、高管。
第二,核心技术人员中外国人超过一半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研发投入低非科技企业而是以放贷等金融业务为主的系列问题。
第三,联想到底有没有暴雷的风险?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的资金链是否紧张?
第四,我所批评的是资本家的贪婪,善良的老胡认为资本的贪婪批评不得,尚需有一番论证的功夫。
在看完司马南的回应之后我们来看看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是如何看待此次联想事件的。
第一,联想也等于是对国人做了当IT龙头企业、推动中国高新技术前进的承诺。但是联想实际上在贸工技icon路线上越走越远,没有在原始积累后向科技创新真正发力,渐渐退出了国家科技进步和对外竞争的锋线,对中国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越来越小。

第二,不过是否应当将柳杨和联想放在国有资产流失这个严厉的主视角下考量,我认为是需要谨慎的。当年联想从中科院的全资子公司走上股份制道路,客观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从结果看,它导致了国资占比的缩小,但成就了一个很长时间里的领军企业。
第三,没有当年的股份制改造,就没有后来的联想,因为联想是中科院出来的最大企业,而且横向看,全国的产品型IT巨头没有一家是纯国企。
第四,至于柳杨等人的上亿高薪问题,我认为司马南的质疑反映了很多公众的共同不满。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柳杨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样的批评,并加以思考。
总的来说,我认为作为老胡的言论在众多观点中最为中肯,但我认为还是有失偏颇,这点我们放在下文。而为什么联想公关部、法务部没有直接进行反制。个人认为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司马南的证据足够充分且易懂,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如果发声可能越描越黑,因此从危机公关的角度看不发声就是最好的结果。
第二,联想无法剥离翼龙贷等相关金融业务的事实,同时也无法解释清楚滴滴和联想直接的关系。
第三,高管的天价薪酬确实存在无法回避,同时关键的一点在于司马南都出于质疑的角度,从法律角度上来看无法构成实质性作用,同时诉诸法律带来的公关压力倍增,即使找公关团队也无法压制带来的舆论压力,所以联想现在就是硬抗!
而这三点也是管中窥豹得到的相关信息。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司马南这次突围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司马南这次的轮战,我们又应该。
第一,联想、中科院等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回复社会的关切点,因此司马南的言论是否存在夸大和不实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那么一家之言,确实存在一点疑虑。
第二,正如电视剧《突围》中说的那样,国有资产说到底是人民的财产,是归全民所有。我们希望看到国有资产不断保值与增值,但我们公众不希望看到国有资产,以手握六张小贷牌照,玩断头贷、暴力催收来保值增值。

第三,作为大型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政府部门和国家安全机构是肯定会注意涉密性的保护,联想能成为供应商安全性是可以肯定,至于技术人员只要不违法,理性的角度上看无可厚非,甚至是有利于技术的积累。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司马南的初心是剑指资本家的贪婪,揭露的是披着羊皮的狼,那司马南的行为就是一场《突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