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正是我们的少年时代,那时没多少文化生活,街头看人卖艺成了我们的最爱,看得起劲,看得过瘾。
乡镇就条十字街,十字交汇处最宽敞,适合摆场子。街头武术表演五花八门,有上刀山、过火海、铁锤锤胸、喉顶红缨枪、钢刀剁手等等,其中喉顶红缨枪和铁锤锤胸最为常见,也很刺激。
一般隔三差五就会有艺人表演,他们一到,不需吆喝,一边摆场子,看客们就会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大圈,孩子们力气小,很难挤进去,但我们自有我们的办法,一般会从大人们的腋下或胯下钻过去,遇上调皮的叔叔大伯,会用双腿夹住我们,不让我们钻过去,我们便会伸手在他们的大腿间挠痒痒,他们"呵呵"一声便让我们过去了。前排坐满了孩子,他们瞪大眼睛,非常期待地准备观赏艺人的精彩表演。
只见一艺人手持红缨枪,枪头顶住另一艺人的喉部,两人同时发力,红缨枪枪杆慢慢被顶弯,那艺人的颈部青筋怒张,面色被憋得紫红,我们看得惊心动魄,大气都不敢透-下,张大的嘴巴足可放进个鸡蛋。随着"叭"的一声,红缨枪枪杆断了,表演者向观众拱手致意。

接下来一位艺人脱掉褂子,露出胸脯,挺直腰杆立在那,另一位艺人操起一把大铁锤,"啊一一"的大吼一声,猛地向朝那位艺人的胸脯砸去,"嘭"的一声闷响,那艺人倒退一步,倒也安然无恙。
"好,好!"赢得一片喝彩声。"噼噼啪啪!"我们的小手掌拍得生痛。
艺人们再次拱手致谢!接着从一个布袋中取一些用草纸包好的中药粉,向观众兜售。原来他们的免费武术表演只为着卖这些跌打损伤中草药,我们家乡管这叫卖打药。至于这打药疗效如何,我们小孩子也不太晓得,只见不少大人们还是会去买,可能觉得疗效神奇吧,或正赶上用场或备用。
我们长大后才知道,钢枪刺喉,既是一种武功也是一种技巧,并非真的“刀枪不入。”表演时用喉部顶住藤木杆的枪尖,木杆虽被顶弯,而喉部却安然无恙。其实这个节目除了需要有一定的气功,也有一定窍门,一是枪尖较钝,并非锐利。二是枪上的木杆质地较软,一顶就弯,有惊无险。而铁锤锤胸,可能就的确需要有些硬功夫。
除了武术表演,我们最爱看的还有毒蛇咬舌表演。表演者的表情往往很夸张,先会用手指指一指地上的一口麻袋,退一步,瞪大眼睛,装着害怕状。再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去,卡住蛇的颈部,拖出一条一米多长的金环蛇,有时是银环蛇。毒蛇挣扎着,吐着信子。
接着,表演者捉住毒蛇在几个观众面前晃来晃去,观众迅速后退,发出惊恐的叫声,表演者坏笑。然后,把自己的舌头伸得长长的,去舔那毒蛇的信子,毒蛇一口咬去,"啊哟!"表演者痛苦地大叫一声!"啊!"观众不约同时惊讶地叫道。
表演者把蛇丢进了麻袋里,扎紧口子。舌头保持伸出状,绕场子走来走去,只见他的舌头不断肿大,由红变紫,最后缩不进去了。观众大惊,有人高喊道:"快用蛇药呀!"
表演者的同伴却不紧不慢,从一小药袋里取出了一撮灰色的药粉,散在了表演者的舌头上。不一会,那肿大的舌头慢慢变小,颜色也渐渐转红,约二十来分钟,那舌头却神奇般地恢复原状,他咂咂舌伸回去了,转身去拎出一小布袋,朝观众高声叫道:"神奇的蛇药,快来买呀,有备无患!"

观众群里便有人争相购买,不一会,蛇药便被抢购一空。那时的乡村生态,到处都有毒蛇,毒蛇伤人也是常事,全靠这神奇的蛇药化险为夷。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蹊跷,这蛇药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细想起来,当时观察到的不可能有假呀,似乎现在这蛇药已经失传。
这些身怀绝技的街头艺人也不易,为了生存去兜售一点打药蛇药。时有表演时手被砍伤,喉被刺伤,毒蛇咬伤险些丧命的事情发生。然而,他们兜售的那些特效药物,的确能帮到不少人,甚至挽救性命。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