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近成为了继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之后,协助美国挑衅中国最厉害的国家。法国海军一艘两栖攻击舰和一艘护卫舰,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一直在中国周边海域游荡,摆明了就是对中国进行军事挑衅。
法国海军这个两栖攻击舰编队自4月份进入南海之后,当月23日还访问了越南,然后离开南海进入东海,并在5月9日抵达日本,其海军陆战队准备与美日军队举行首次陆上联合军演。
法国两栖攻击舰编队从南海进入东海,向外界释放一个明确信号,法国将与美国一起,支持日本在东海钓鱼岛主权的非法声索。很显然,法国已经成为了美国挑衅中国的附庸。
与军事行动形成呼应,法国议会日前以340票对0票,全票通过有关“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的法案。与此同时,法国还参加G7外长会议发表的涉华联合公报。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和欧盟其他成员领导人一起,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线上会谈,展示出印欧对中国“影响力扩张”不会“袖手旁观”的决心。

法国近期的几乎所有军事和外交行动,都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协助美国遏制中国。很显然,在拜登上台之后,法国已成为了欧盟国家中,对华政策转变幅度最大、并在美国反华联盟中表现得最为积极的国家,没有之一。
实际上,此前法国议会所谓“友台小组”公然声称“访问台湾”时,从法国政府对待中国驻法大使馆反驳的态度,就可以看出马克龙当局,在当时已经旗帜鲜明站在美国一边了。随后,法国议会全票通过涉台法案、法国政府参与G7会议涉华声明。上述的这一切已经足以说明:马克龙早就铁了心要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要知道,在此之前,法国与德国一道,成为了欧盟各成员国当中的反美领头羊。即便是拜登上台后,德国离开法国的反美阵营,重新回到美国怀抱的时候,马克龙当局的对美态度仍然嘴硬,坚持扛起欧洲战略独立的大旗。

现如今,法国却来个大转身,在亲美反华的歧路上跑得比德国更快。马克龙政府近期为了讨好美国,选择频频对中国下狠手。马克龙此举的目的就是,借助美国所发动的大国对抗为契机,在跑到亚太刷存在感的同时,还妄想着趁乱上位,让法国成为欧盟的领头羊。
尽管欧洲的疫情距离结束还遥遥无期,但法国却迫不及待地就想主导“欧洲模式”了。据观察者网报道,在9日“欧洲日”当天,马克龙就迫不及待地在一场启动“欧洲未来大会”论坛上,做出了一番“抗疫总结”,鼓吹“正是欧洲模式拯救了我们”。同时,马克龙还呼吁强化欧洲合作,建立一个更加灵活的欧洲。
马克龙的这番表态,与此前他在领头反对特朗普单边保护主义的姿态,几乎同出一辙。只不过,他的目标已经从特朗普转向“权威政权主义”的中俄。有分析认为,马克龙发表这样的言论,就是试图树立法国在欧洲领头羊的地位,以便为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政治加分。

不过,马克龙的勃勃野心,很快就遭到打脸。所谓“未来欧洲大会”论坛,原本应该在去年5月举行。然而,因新冠疫情大爆发,还有欧洲议会、委员会、理事会的相互扯皮和争吵,导致论坛一度被要求取消,开幕式也被迫推迟举行。
对此,观察者网指出:从该论坛的筹备到举办的艰难过程来看,无一不暴露出“欧洲模式”的缺点。同时也意味着,马克龙这样的“领头羊”角色,在欧洲并没有获得其他成员、甚至国内各界的认可。
马克龙遭打脸还是小事,近期因为热衷于挑衅中国,对国内某些重大问题疏于关注,最终导致一场席卷全法的示威抗议活动爆发。据环球网报道,法国全国9日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马克龙更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据活动组织者表示,全法共有超过11万人参与此次全国性示威抗议活动。

现在法国疫情虽有所缓解,但距离摆脱疫情困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次席卷全国的示威抗议活动,凸显法国糟糕的国内状况。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不但给法国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带来更多的麻烦,同时还进一步增加法国的抗疫压力。说到底,就是是马克龙当局推行极端对华政策,咎由自取造成的后果。
这也难怪法国民众会上街举行示威抗议活动,毕竟,法国与其它欧洲国家一样,在经济恢复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需要来自中国的合作。然而,马克龙却为了一己之私,亲手切割与中国的合作关系。长此下去,法国极有可能会在这个由中国所主导的全球多边化合作浪潮中,被无情抛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