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从历史到现在,干的缺德事太多,所以遭受的报应也不少,以至于美国已是噩梦连连。就在拜登满世界拉拢盟友对抗中国的时候,令西方闻之色变的伊朗强硬保守派,伊朗司法总监莱希,在当地时间19日,赢得了2021年伊朗总统大选的胜利,成为了伊朗新一届总统。
据悉,莱希不但获得伊朗保守派、强硬派的广泛支持,同时还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最青睐的总统人选,还极有可能会成为哈梅内伊接班人。对此,有分析认为,此次大选是衡量伊朗政坛未来走向的风向标,若是强硬派上台,或将导致伊核问题更加复杂化,中东局势重现隐忧
莱希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伊朗的对手对他的评价就可以获知。以色列外长拉皮德在得知莱希当选后,公开痛骂他是“德黑兰屠夫”,并强烈要求他“立即结束破坏性的地区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莱希是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此次大选的胜利,而伊朗温和派却一败涂地。这就足以说明,强硬派保守势力在伊朗已形成一种主流。对此,有分析认为,从个性和经历看,莱希不可能继续鲁哈尼的温和路线,这就意味着他将会更加强硬,更不可能轻易对美国做出妥协。
对美国而言,莱希的上台的确并非好事。美国因为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一跃成为了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中东的战略价值也就随着被降低。为此,美国当下已开始收缩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把抠出来的军事力量,用于在对付中俄方面上。
美国为了继续维持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就必须打造一个新的地区联盟,充当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以便在未来能够继续对该地区进行控制。所以,美国近期想方设法促成以色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和解,希望它们能够握手言欢,联手协助美国掌控中东局面。

在美国的这一套中东计划中,伊朗所充当的角色没有人敢忽视。而挽救伊核协议,却是阻止伊朗拥核、保证地区力量平衡的一种必要手段。所以说,拜登上台后之所以急于重返伊核协议,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不过,以强硬著称的莱希在伊朗大选中获胜,未来伊朗或将在伊核问题上会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并通过加剧以色列或者沙特等国的紧张关系,彻底打乱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部署。如果中东局势因伊朗的政权更迭而发生变故,美国想要减少在中东军事部署的计划,或将会也因此而泡汤。
另外,拜登重返伊核协议政策,本来就已遭到国内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现在,伊朗强硬派上台,无疑让那些保守派政客更加有借口施压拜登,让他采取更加强硬的对伊立场。这样一来,美伊关系势必再度恶化,伊核协议将可能会因此而被毁,甚至伊朗拥核。届时,中东就乱套了,美军就将被牢牢地被贴中东跑不了。

解决伊核问题,靠美国一家之力是无法摆平的,加上英法德也不行。毕竟,这些西方国家,伊朗是不会信任的。所以有分析认为,伊朗强硬派的上台,对于正在调整美国中东战略的拜登而言,无疑就是一场新的噩梦。
拜登的噩梦还不仅限于此,朝核问题,美国通胀危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等,几乎全都是拜登的噩梦。而当下美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西方盟友都无法帮他解决,俄罗斯也不行。唯一能帮助拜登摆平这些事的,唯有中国。所以,刚刚还在满世界上窜下跳遏制中国的拜登,转身就低声下气求咱中国合作了。
日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声称:“美方将考虑安排拜登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晤”,对此,有外媒分析,中美可能会在G20峰会期间,举行领导人会晤。不过,当路透社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沙利文的相关言论进行提问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是:我注意到相关报道,目前没有进一步可提供的信息。

毫无疑问,这是美方一厢情愿地“考虑推动”,沙利文此举更像是在试探中方的口风。换句话说,拜登正主动寻求与中国举行领导人会晤。拜登这一套路,实际上与促成美俄首脑会晤那一套,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而在此之前,包括布林肯在内的多名白宫高官,在半个月内接连给中国打来4次电话,主要就中美经贸关系与中方相关官员进行磋商。美国突然大献殷勤,当中应该存在促成中美领导人会谈的意味。
伊朗强硬派总统即将上台,中东可能要变天,而美国却因诸多危机的存在而陷入困境。在这敏感时刻,美方突然释放出举行中美领导人会谈的意愿,显然与当前拜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存在很大联系。毕竟,能够帮助拜登解决这些难题的,这个世界上或许就只有中国一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