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先调查 再发言”
作者:贾茂兴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重温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深感学与不学大不一样,真学与深学效果也不一样,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学一次有一次的收获。文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在当时极具针对性,就是针对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然而现在学来也颇有现实性,现实工作生活中,切身的感悟是先调查再发言真的是太重要了,这既是工作方法,更是工作要求,常学常有用,真学真管用。其实调查是一门艺术,也很有学问,时机要选准,方法要得当,出发点要纯,落脚点要真,但关键的是,一定要突出一个“实”字。
到实地,是基本要求。到实地方能知真情,耳听千遍不如眼过一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调查必须亲历亲为,事必躬亲,才能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听到的与看到的有误差、不一样。尤其是那种一进会议室、就要听汇报的调查,成员先下去、领导后露面的调查,领导带头列提纲、推稿子,利用视频听汇报、搞座谈的调查,还堂而皇之的讲是运用网络化、利用信息化,这些大多是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能有多少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浮在上面、形式化的调查,去都不去、去了也是扎一头的调查,为了完成任务、实际毫无意义的调查当休矣,现实中应当提倡“脱鞋下田”式的真调查,“到点位、睡炕头、吃碰饭”式的实调查,因为只有到实地才能查实情。

查实情,是根本要求。查实情是调查的本质所在,调查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问题的真假、现场的情况、群众的期盼就是实情。特别是那种掺杂水分、以假乱真的实情,信息失真、事实失实的实情,以偏概全、偏听则信的实情定会掩盖真相、混淆视听,必然为发言不稳、决策不准留下后患。查实情要勤到基层走走,眼睛向下,身子下沉,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切实把情况摸实摸透;查实情要多与群众聊聊,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做到群众在哪就到哪,带着谦逊敬畏之心,常去听,常去问,把板凳坐热,把情况摸准,因为只有查实情才能讲实话。
讲实话,是最终要求。讲实话是调查的关键所在,能不能讲实话,敢不敢讲真话关乎调查成效,更关乎决策成败。现在的问题是调查前兴师动众、声势浩大,调查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调查后敷衍塞责、避重就轻的现象屡见不鲜,久纠不绝。久而久之,问题仍然涛声依旧、昨日重现,作风依然在水上漂、让子弹飞,但凡有人喜欢听顺风话,不愿听逆耳言,就会有人看人下菜碟、见人说人话,要是让不讲实话风行天下,成了顽瘴痼疾,最终必定会误事害人。调查就是要实话实说,实事求是,调的都是真的,查的都是实的,带回来的、向上反咉的、提出合理化建议的都是如实的,这样的调查值得提倡,因为只有讲实话才能求实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活学活用,常学常用,真学真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