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先做起来,必有收获

先做起来,必有收获

作者:黄企生

网上有个故事:

有一位农夫,每天在思考如何耕种。

他想种小麦,邻居跟他说:

“这几年雨水不断,你还是种玉米吧。”

正当他准备种玉米时,听新闻里说会有蝗灾,还是种花生靠谱。”

他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决定种花生。

妻子又说:

花生这么便宜,一点也不赚钱。”

于是,他又举棋不定,一直犹豫纠结,结果错过了播种的季节,眼睁睁地一无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多谋而寡断,对别人的主意,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更不去行动,往往把好事拖耽误、拖垮拖黄了,从而导致一事无成。

王阳明说:

“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在分享他团体成功收获时谈到:

“做一件事情,它到底靠不靠谱,你坐在家里想是没有用的,光听别人的建议自己拿不定主意也是徒劳的。

我们的风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大体觉得靠谱,先干起来再说。”

深以为然。

许多事情只有干起来,才能“活”起来。

先做起来,必有收获。

中国人奉行:

“三思而后行”,这没有错,错就错在三思而不行。

把机遇错失,把资源浪费,把优势拖为劣势,明明是一手好牌,完全可以争上游,由于迟迟慢出牌或不出牌,好牌打成稀巴烂,成为下游。

许多事情之所以成功,回过头来看看,最大的功劳无疑是先行动,边做边瞄准,边做边完善。

散文精选

同样,很多事情之所以失败,败就败在犹豫不决、纠结不动。

美国西点军校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一共培养了3700位将军,两位美国总统。

之所以精英和人才辈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西点军校的二十二条校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即行动。

正是靠立即行动,铸就他们的辉煌,奠定了世界一流名校的墓石。

做任何事情,只有先行功,才能知深浅,才能有答案,才能进退自如。

如果一个人越是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该出手时不出手,既容易患得患失,又容易错失良机。

拧巴和纠结会成为行动的最大障碍,不断消耗心神,使人陷入“我如果搞砸了会怎样”的内卷之中。

其实,降低内卷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行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无比勤奋地思考怎么做,殊不知多数时候,都是自我感动或自我陶醉。

一件事情看起来很难,甚至不可能完成,其实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你想要的信心、灵感、解决的方案很可能随之而来。

所以,想完成一个任务,即使复杂艰巨,最佳的选择,就是先走出第一步,干起来再说。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在于行动和不动之间。

行动了,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即使行动失败了,吃一堑长一智,坏事也会变成好事,同样是难得的财富。

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士,都知晓这个法则,唯有行动,才能有所成就。

没有资源,就去营造资源,没有潜力,就去挖掘潜力,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需要努力,就去顽强争取。

《亮剑》里有个情节:

李云龙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队,挑选会武功的战士。

赵刚说:

“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

李云龙说:

“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办。”

马上去办,立即行动,也许是成功的“王道。”

尤其是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不会等任何人闲庭信步。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任何时候,干事创业,前怕狼后怕虎,慢腾腾,晃悠悠,哪怕慢半拍,就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留下只能是遗憾和悔恨。

你看动物世界里,在非洲草原上,每天清晨,羚羊醒来便懂得自己要先行动起来,一定要比狮子跑得快,否则其命运便是灭亡。

还是在非洲草原上,每天清晨,狮子醒来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否则就会被饿死。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每天晨光开启,你就要一点都不能懒惰,就要比别人跑得快,才能得以生存。

这是草原铁的法则和规律。

人类何不如此,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竞争无处不在、日趋激烈,已由大魚吃小魚,转为快魚吃慢魚。

诸位朋友,请记住,别再犹豫不决,别再瞻前顾后,人生旅途中,当你抢占先机,开始行动起来做的时候,不仅已经接近了成功,而且极有可能厚积薄发,做大变强,铸就辉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