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慧语人生

《慧语人生》

教养是一个人文化品德修养

作者:黄企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

教养是一个人文化品德的修养,是一个人从小就习得的一种规矩,是待人接物处事的一种敬重态度。

教养,是发自于内心,以成长为环境、教育为基础、自身经历等综合集成一种内在素质。

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不止是行为彬彬有礼,更注重于其文化内涵和道德修养。

作家梁晓声说:

“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自觉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网上有个故事广为流传:

有一次,列宁下楼中途偶遇一女工端盆水上楼,女工见是列宁,就赶忙要给列宁让路。

列宁出声阻止,并且自己紧靠墙壁,让女工先过。

同时说:

“你不必这样,你手中端着水盆,而我两手空空,请你先过去吧!”

列宁说话很温暖,并且“请”字说的很响亮。

直至女工上楼了,列宁才下楼。

散文精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虽然是一件日常小事,却体现了列宁内心品质的伟大,他不以自己的地位高贵而傲慢无礼,而是给予他人方便的善良。

有教养的人,总表现的很有礼貌,有礼貌的人却未必都是有教养的人。

歌德说过: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养在于外表上的彬彬有理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大凡有教养的人,离不开一个懂字。

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把懂字悟透了,是一种不由自主的高贵人格和修养的自然流露,千金难买。

只有懂尊重,才会有尊重;只有懂让步,才会有天空;只有懂付出,才会有得到;只有懂珍惜,才会配拥有;只有懂选择,才会得人心;只有懂人情,才会做好人。

一个人的教养,是他立足社会的根基。

内在的修养让人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外在的行为礼仪拉近彼此距离,而内外兼修的教养,是稳固所有关系的“品牌”。

教养是人生的一大课题,需要用一生的时间都去研修和历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