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随笔:立陶宛讹诈给大陆敲响警钟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在干涉台海问题上变得肆无忌惮,而岛内蔡当局的积极配合,在给两岸增加更多未知危险因素的同时,也在变相鼓励某些别有用心国家,模仿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大陆进行敲诈勒索。

现如今,就连东欧小国立陶宛也妄图利用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对中国大陆进行政治讹诈。据路透社消息,立陶宛方面声称,它们将计划在台湾建立所谓“贸易代表办公室”,原因是“17+1”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有关经济倡议,并没有给立陶宛带来所期待的结果。

这是赤裸裸的政治讹诈,立陶宛妄图利用台湾问题的敏感度,对中国大陆进行讹诈。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台湾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敦促立方恪守建交承诺,不要被台独势力所利用,不要做有损双边政治互信的事。

司马南随笔:立陶宛讹诈给大陆敲响警钟

立陶宛没有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进行反思,反而赖上中国没有让它得到好处。这就是典型的耍赖皮表现!当然,如果立陶宛真的有胆量在台湾设立所谓“贸易代表办公室”,必将遭到中方猛烈反制,这一点是不容置否的!

不过,相对于中国大陆而言,所有的麻烦根源不是立陶宛,也不是美国,而是岛内试图挟洋谋独的民进党当局。换句话说,中国大陆只要能够切除民进党当局这颗毒瘤,外部势力就没有机会利用台湾问题给大陆添堵了。所以,与其与某些国家在台湾海问题上做过多被动的纠缠,倒不如主动出击,彻底摘除民进党当局这颗毒瘤。

当然,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动用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或许时间尚未成熟。不过,台当局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大陆暂时不采用武力选项,并不意味就可以任由民进党当局继续沦为他国讹诈大陆的资本。相反,大陆采用其他选项,也照样能让台独势力付出惨重代价。

司马南随笔:立陶宛讹诈给大陆敲响警钟

日前,大陆海关总署宣布对台湾凤梨实施进口限制,让台湾的这类农产品销量一下子暴跌90%以上。但这对于台当局而言,仅仅只是灾难的开始。香港中评社认为,蔡当局不知死活将此次“凤梨事件”上升为政治对抗,恐怕会让台湾农产品往后销往大陆变得更加困难。

蔡当局罔顾岛内果农的死活,站在政治角度上疯狂炒作“凤梨事件”,愣是将原本只是存在质量问题而被限制进口的凤梨,一下子被推到两岸政治对抗的风口浪尖,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两岸的紧张关系。

日前,有港媒披露称,因为台当局将农检问题搞成政治操作,引发大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由此而引发的骨牌效应,导致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纷纷被下架。从事两岸贸易的台商邓年益对中评社说:大陆商家考虑消费者意向,主动将台湾商品下架。所以,不止凤梨,台湾农产品输陆受阻,已经开始产生骨牌效应。

司马南随笔:立陶宛讹诈给大陆敲响警钟

在以往,本着两岸一家亲的善意,赴台湾旅游、购买台湾商品等在大陆非常受欢迎。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两岸关系持续恶化,某些台湾民众在民进党当局的蛊惑下,制造两岸对立状况。导致陆客赴台旅游几乎中断,给台湾的旅游业造成巨大损失。

现如今,民进党当局无底线的挑衅,导致两岸关系不断恶化。在这一背景下,大陆消费者出于对台当局的厌恶,自发抵制台湾商品,导致台湾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很多产品,在大陆已不再受欢迎。所以,有大陆商家日前拒绝继续从台湾进口六角莲雾。

众所周知,在数年前因为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导致中国大陆民众自发抵制韩国商品,给韩国相关业界造成惨重损失。现如今,台当局仍然不愿意吸取教训,结果只能让韩国曾经的发生的悲剧,开始在台湾上演。

司马南随笔:立陶宛讹诈给大陆敲响警钟

随着越来越多大陆民众自发抵制台湾商品,几乎可以肯定,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台湾商品不是因为大陆相关部门的进口限制,而是民众自发抵制而丧失大陆市场。由此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陆的超市、电商等销售平台,近期纷纷下架台湾商品。

蔡当局挟洋谋独频频挑衅大陆两岸政策底线,让台湾沦为了外部势力讹诈中国大陆的政治工具,其中,那些投票帮助民进党夺权的台民众“功不可没”。所以,现在大陆民众抵制台货,惩罚的不想并不仅限于民进党当局,还有那些民进党的支持者。

大陆已经亮剑,台湾民众如果想要避免付出更多的代价,就必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