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时间:2022年3月7日

地点:北京 南锣鼓巷8号(司马南书房)

采访实录,文字整理自录音:

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ZDF记者:这张照片是您在哪里拍的?

司马南:这张照片是2008年,我在乌克兰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拍的,身边有工作人员,还有两个路人。乌克兰年轻人是真帅,小伙子帅得无以复加,姑娘们简直就是模特儿。现在乌克兰已经变成了一个欧洲最穷的国家,乌克兰人均寿命全欧洲垫底儿,乌克兰现在一个月收入大概2000块钱,一半儿以上拿出来要去解决取暖和用电问题,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乌克兰变成这样一个国家,我觉得是和乌克兰的历届政府分不开的。因为历届政府罔顾乌克兰老百姓的利益,把自己绑到美国和北约的战车上,这是悲剧。

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微信,也就是说我跟这些人已经失去了联系,我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无事。我希望德国电视台的记者能够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你们采访的中国老百姓——司马南,再三表达对战火中的乌克兰人民的这种深切的同情。

不要把中国老百姓描绘得很支持打仗,很希望打仗。不是的,我们希望平安无事,希望大家都好,希望这些人他们都活着,而且活的有尊严,活的有质量。俄罗斯人民和乌克兰人民一样,俄罗斯人也想好好活下去。俄罗斯人民希望有尊严,希望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的权利受到尊重。但是美国和北约他们做的事情恰恰是违背这一点。

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ZDF记者:所以,这些人是你的朋友?

司马南:有翻译,也有我的朋友。那时候我也年轻。2008年的时候,我去参加在乌克兰召开,由乌克兰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一个国际圆桌会议,内容是关于新兴宗教的,也就是说现在活着的人把自己弄成上帝,然后赢了很多老百姓。

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2014年2月20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独立广场附近,示威者在冲突过后休息。(图源:新华社记者刘红霞)

那个时候乌克兰虽然在搞颜色革命,虽然在这个城头变换大王旗,虽然在街头一阵一阵的骚乱,基辅独立广场乱成一团,但是那个时候,毕竟只是有零星的枪声。枪声,是为了争取最高权力。美国人在那儿做了一些手脚,但毕竟还没有打起来。

现在乌克兰的老百姓,他们陷入战火。我是希望这些年轻人:第一,现在他们平安,他们家人平安。第二,如果能够建立联系的话,我希望送给他们的第一句问候的话就是,和平真好!

中国人民反对战争,我希望德国电视台的记者向你们的观众传递,你们采访的对象——中国老百姓退休老头儿司马南的时候,告诉他们,司马南说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司马南反复强调同情同情乌克兰人民的遭遇,希望他们都活着,活着比一切都好。让别人活着,自己才能活。Live and Let Live 。这句话不但适用于乌克兰人,而且也适用于俄罗斯人。德国人不要在战争的问题上表现得太积极,不要提供“毒刺”导弹,不要跑到美国人前面去,不要跟美国人跟得太紧。这也算我代表我周围的普通中国老百姓对德国朋友的忠告。

司马南随笔:2008年,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