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中的画

文/张明学

我心中有幅画,让我惊异于它的神奇。半个多世纪悄然逝去,诸事已淡远,万物多销迹,唯独这幅画,岁月烟尘,总难掩她的面目,磨不去她的色彩。它常常浮现于眼前,竟然历久而弥新。

画,是自然画,是在姑母家暂住时偶遇的。

姑母家住在南岭,是一个小山村,五六户人家,聚在一个小山洼里,门前坡下是条山涧,终年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这南岭,虽无异峰险崖,算不上大山,却也冈峦起伏,在我们未见过大世面的孩子眼里,无疑是大山了。与这南岭遥遥相对的是北邙山,家乡俗称北山。北山也是东西走向,远远地像一道青色的画屏。这画屏与南岭之间,是一道东西大川。大川自北山向南岭,一路斜下,其间横切几条沟壑,沟底流淌着小河,河水迂曲南下,注入南岭脚下的涧河。我家所在的村子,就在这大川里一条沟边的低凹处。晴天里,站在姑母家的窑顶上北望,在川里搜寻我们村子的位子,见不着房舍,那一团郁郁的树影,像一潭碧水,大约便是我们的村子了。同样,站在我们村边高处的麦场上,也是看不到姑母家的,只能看见山洼里一片葱葱郁郁的树木,像镶嵌在岭间的一颗翡翠。

互相看不见村舍也自有妙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往往引人遐想,那幽幽的树影背后似乎藏着无尽的神秘。后来,几乎家家都在村外高处盖起了新瓦房,彻底搬离了低凹处的旧村舍,生产生活是方便舒坦了许多,但那互望中的神秘意趣也就不复存在了。

头天夜里下了一场小雨,清晨,我便顾不得雨珠露水打湿衣裤,顺着草间小径,一口气爬上了姑母家的窑顶,来到村头。秋雨初霁,晶莹的水珠,挂在草尖,滚动在树叶上,山翠树绿,空气经雨冲洗,纤尘无踪,清新透亮。放眼北望时,眼前的画面,立时让我惊呆了!

天开云海图!头上,湛湛晴空,一碧如洗;眼前,渑池长川,云海茫茫。这时,我心中有一种神妙的感觉,人分明在天底下,又似乎身在天之上,是人?是仙?一时朦胧恍惚。此岸,山坡田畴,曲线分明,杂木随意错落,翠柏俨如剪影。谁挥画笔,调青绿赭石,勾皴点染,写意兼工。对岸北邙,一带山影,是毫濡淡墨花青,或浓或淡,或高或低,或断或续,迤逦拖染而成。两岸之间,白云茫茫,浩浩汤汤。云白如玉,透着亮光。云间以青灰水墨勾染,其形迂曲回环,时时幻化,瑰奇莫测。云团拥着云团,云朵簇着云朵,厚如积棉,薄如轻纱,透似蝉翼。如雪浪飞卷,似洪涛奔涌。清风骀荡,白云卷舒,又如万千仙女,妙曼轻舞,裙裾风举,舞带卷风。云隙开处,时而翠林秀木、时而青瓦粉墙、时而金田碧畴,或隐或显,次第闪现。

突然,随着晨曦加亮,鲜红的朝阳,从东山探出头来,立刻将澄洁的红光,飞洒在云海上。画面上的色彩,原本青素,却不单调。你看,两岸的色调暗,但此岸浓,彼岸淡。其间的云海白茫茫,是亮色,不过也有青灰淡墨勾皴,加上云间不时透出青、碧、黄、赭等,也够丰富了。

而现在,只这朝阳一照,整个画面上,霎时,又幻化出了曙红、橙金、粉朱、淡紫、浅绛等神妙的色彩来。像一支神奇的画笔,在高洁青素的画卷上,又渲染上了一层多变的暖色,从而成就了一幅无比瑰丽神奇的画卷。值此胜境,我疑心自己似乎也成了仙!

我自己当然不是仙。可我是幸运的,因为这是大自然对我的恩赐。造化的鬼斧神工真让人惊叹不已!如此瑰奇洁圣的美景,抑或是类似之景吧,我多想再见到啊。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乡也记不清多少次了,这种赏心悦目的景象,却再也没能见到。

四十年来,眼见得城里楼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豪华了。路越来越宽敞了。农家房舍越来越华美了。人越来越富了,生活越来越如意了。然而清澈的河水干了黑了,蓝天白云难得见到了,美妙的北邙山整个儿隐去了。渑池长川笼在蒙蒙灰雾里,置身其间,你不知道是晴天还是阴天,眼力所及,没有层次,只有模糊的轮廓,像沉沦在无边的浊水中,满心沉沉地压抑着。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污浊到头了,近几年开始有了改善。完全排除人的肆意扰污,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重新归来的日子,不会太远了。这是令人期盼的。几十年的经历,使我更将心中的那幅画视若珍宝了!世间奇妙事,可遇不可求。因为就画境本身来说,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不知造化要凑齐多少天、地、人、物、时等特定要素,才能造出如此胜景,这在渑池,也许是万年仅遇的吧!

自然景观,其特殊者,原本不可复制,难以再现;世间胜事,亦是“逝者如斯”。不过有了人,就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存世传世了。人伟大,文字的创造更是大智慧。任何物、景、事的复杂信息,都可以输入到文字的符号系统中去,然后通过文字符号,仍能基本再现其动人影像。所以史上典籍浩瀚,古今美文无数。

大自然眷顾于我,将它的杰作展示给我,或许也是看我还懂点文墨,不至于使它的杰出创造,白白泯没吧。可惜,“智者千虑”,它高看了我。其实,惭愧得很,我没有生花妙笔,一支秃笔,何能曲尽其十一啊!不过,我不忍心辜负它的美意,作为真诚的报答,只得驱遣拙笔了。

散文:心中的画

【作者简介】张明学(男),字鉴之,1939年1月生,河南渑池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三门峡市楹联学会顾问,国风诗社社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