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推荐:故宫

在紫禁城肇建600年和这座昔日皇宫转变为博物院8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了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以细腻的艺术手法从不同视角再现了这座空前绝后的皇宫在六个世纪中的宫殿修建、政治风云、礼仪典制、宫廷文化、珍宝收藏、帝后生活等浩瀚史迹。使人透过时空感受到了故宫的神奇魅力和辉煌。

散文推荐

以史实为凭,运用CG动画手法,再现紫禁城浩大的修建过程和恢弘的礼仪场景。坐落在南到永定门北到钟鼓楼7.8公里中轴线中央的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它是在元大都旧址上,由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于1403年下令开始修建,历时十多年,动用百万工匠,于1420年建成的雄伟新都。工程之巨前所未有,用于太和、 中和、保和三大殿内的硕大楠木梁柱都采自川、贵和湖广。在当时交通和运输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要完成几千里外高大树木的采运,单靠人力是无法完成的。工匠们利用大雨滂沱的冲击力,将大山中的巨木冲进沟河里,再用舟船通过水路千里迢迢运进京城。正如《故宫》的开首语:“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散文推荐

建造皇宫除了最高决策者皇帝外,创造紫禁城这一伟大文明的正是那些数以万计劳动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艰辛汗水。太和殿后的200多吨重、17米长的汉白玉云龙雕,整体从房山运进故宫,这是能工巧匠们采用隆冬季节沿途打井泼水形成冰道,一万多民工用一千匹骡子拉了28天运到紫禁城中的。《故宫》还运用动画合成再现六百年前的宏大建筑场景,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故宫》中又多次采用三维合成的空中鸟瞰手法,从故宫正门(午门)整体向纵深推进。宛如玉带的金水河;冷峻森严的太和门;恢恢宽广的太和殿广场;由三层汉白玉栏拱托8米之高威仪天下的太和殿(金銮殿);端庄典雅的中和殿;大气轩昂的保和殿;排列在中轴线上富丽堂皇的后三宫;小巧玲珑的东西六宫;巧夺天工的御花园等等。使观众对故宫宏伟的建筑群有了个完整的了解,仿佛看到了一幅清晰的立体画卷。

散文推荐

在紫禁城中执掌天下的24位明清皇帝,登基大典的场景无不盛况空前。为使观众了解当时的显赫场景,《故宫》片运用绘画制图拼接与电视手段的巧妙结合,将康熙等帝王登基的礼仪场面表现的惟妙惟肖。紫禁城中每年都有春节、皇帝生日和冬至三大庆贺盛事。这些都用三维动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特别是庆贺冬至是因太阳这一天走到最南端而阳光昱照到了高悬在太和殿后墙上的“建极绥猷”神圣牌匾上。不仅使人弄清了古人对太阳极度尊崇的深刻寓意,而且进深到金銮殿墙匾上的绚烂阳光流溢着一种超凡的神秘色彩。即增长了知识又得到了艺术享受。

散文推荐
^

以史事为线,用虚拟的今人扮演历史人物,演绎了明清两代宫廷内的政治风云和帝后生活。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紫禁城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故宫》中运用虚拟人物扮演与画外音解说巧妙结合,使明清两代居住在故宫中的最高统治层的政治斗争离我们近了许多,使死沉的政治事件活了起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散文推荐

以史物为据,采用实景实物实拍的方法,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明清皇宫建筑群和真实的巨额文物珍宝藏品。故宫是我国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全人类的珍贵建筑历史遗产。完整地保护到今天实属不易。在风雨六百年中,曾遭过雷火的焚烧和李自成等起义军将士的攻打,隆宗门上仍有深插的箭头。其间有过无数次大规模的修缮,就连排水也是经多次修改,使东西走向的雨水流入南北干线上,全部注入内金水河,而金水河的水又可起到防火用水的功能。纪录片《故宫》还向大家展示了故宫珍藏的150万件珍宝,仅精美的瓷器就达35万件,使人目不暇接。许多鲜为人知的奇珍瑰宝彰显着故宫博物院珍藏历史精品的厚重与辉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