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富平县流曲镇参加三农服务部的开业仪式,镇上来了一帮锣鼓队表演助兴,打鼓者是位七十来岁的老汉。老汉高大魁悟,气宇轩昂,独自一人抱着大鼓敲出了各种花样鼓点,一招一式非常娴熟自然,俨然是锣鼓队的灵魂领军人物。
周边兴致勃勃围观的群众很多,看热闹的人主动介绍说老汉是方圆几十里公认的”鼓王”,从他爷那辈就是锣鼓队的头头,一直到他这代,一代比一代敲得好。逢年过节看了老汉领衔的锣鼓队表演,浑身上下就舒坦滋润得没法说。

给老汉竖起大拇指点了几下赞,老汉间歇时与我聊起了天。他说他在农村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犁、耧、耙、耱、耩地、吆车、合绳、扬场、喂牲口……样样都是把式。他们镇上出产远近闻名的琼锅糖,琼锅糖前期的工艺制作流程自不必说,用刀分切琼锅糖的过程是个技术活, 讲究切面整齐,厚度均一,窍道是在用刀力度和节奏的掌握。老汉说他切出的琼锅糖不单是形状有棱有角,把糖放在戥子上称重,分量几乎不会有任何差异。这点绝活手艺,行内人服气,都叫他”刀王”。
我称羡老汉既是”鼓王”,又是”刀王”,还是务弄庄稼的”老把式”,这一辈子了不起,潇洒自然地活出了庄稼人的风采。老汉说其实没有啥,务弄庄稼、制糖切糖和打鼓敲锣都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只是他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坚持做了干了,而且不断地从干活中摸索寻找出门道窍口罢了。

老汉说,打鼓、切糖、务庄稼和过日子一样,要掌握得住节奏,要拿捏得住力度。响鼓得用重锤,该快则急,该慢则缓,该用力则不惜力,该缓歇则养精蓄锐。兢兢业业地干,踏踏实实地过,自自然然地活,高高兴兴地耍,活出像敲锣打鼓一样的节奏和心情来,就知足着哩。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liuyunliumeng@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