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的人物是当地声名远扬的甲乙二位著名唱家子。舞台下是十多人的乐队和看戏的若干名观众。
甲乙二位唱家当年均拜同一师傅学艺,甲唱家出师早,早几年就走南闯北出尽风头。而乙唱家韬光养晦,虽出名迟却厚积薄发,特别是把一段《打镇台》练得出神入化,所到之处戏迷纷纷捧场称羨,赢得的这份气场压得甲唱家喘不过气来。
本戏已经演完,应观众强烈要求,乙唱家答应加演一段拿手戏《打镇台》。乙唱家精心化妆,神采飞扬,运足气息,健步登场。观众见状,激动万分,欢呼鼓掌。演员上了台都是人来疯,乙唱家瞅瞅这等阵势,立马提足了精神,手眼神法步,尽情使出一招一式,使唤着乐队不停地敲打抚琴。乙唱家随着震天动地的铜器鼓点转着圈忘情地展示,伸拳踢腿,吹须瞪眼,高潮处舞台都颤悠悠地晃动起来。呀呀唉,你猜咋?这老唱家踢踢腾腾转了五六个圈,该到出声亮嗓了,不知道突然中了那门子妖魔鬼怪的邪气,唱词说啥也记不起来,瞬间蒙圈卡壳了。
舞台上有句行话,戏比天大。此时甲唱家若能给乙唱家小声提示帮腔一句,乙唱家定会顺利完成这段唱腔。没成想甲唱家心眼太小,对乙唱家早已怀恨嫉妒,碰到这次能让乙唱家出丑的绝好机会,那肯轻易放弃,扭过身自言自语嘟囔了一句:管球他!既然爱张牙舞爪,转着圈摆弄张狂,记不起来戏词,叫挨球的再转圈圈丢人现眼去!

乐队师傅的锣鼓都快敲破了,一波又一波地起板叫唱,乙唱家依旧在舞台上木木讷讷地转着圈……观众席越是打着口哨起哄,乙唱家越是紧张得想不起唱词,脸憋胀得通红,甚至连自己姓什名谁都急忙反应不出来……

记录了这二位唱家在舞台上闹腾出来的囧事场景,悟透一个道理。在困境处真心帮衬补台,也许只需要随口提醒几个字词;而要成心搞砸拆台,也许就只需要扭头转身,视而不见,摇一摇头,摆一摆手,只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