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秤上甭短人(散文精选阅读)

散文

渭南老城有家”朝娃油糕”,酥脆甜香,味道不错,生意红火。早起进店买了几个,刚好老板朝娃在现场制作,便和他聊了起来。

朝娃今年五十多岁,人很厚道实诚,他说从十七岁起开始做学徒,坚持炸油糕已三十多年了。我问他油糕生意有啥窍门,他手里不停地捏弄着活计,笑眯眯给我谈了许多。

他说炸油糕和其他饮食行当一样,没什么独特的决窍,始终记着”秤上甭短人”,甭哄自己的”良心”,就行咧。制作油糕的关键是面、油、糖,这是个良心事,面绝对要高筋粉,油绝对要及时换,糖绝对要特级糖,在这三个关键物料上把握住,不敢耍小聪明,不敢偷工减料,秤上甭短人,认真做,火候到,态度好,就成咧。

朝娃看我听得很专注,也来了兴致,给我讲起了他的师傅教诲他的一段往事。朝娃的师傅原来给一个馍店当伙计,馍店掌柜很精明,账算很清,一盆面要蒸多少馍,有严格的计数标准。每次和面时,朝娃的师傅都要给盛满的面盆中再偷偷倒入一碗面粉,蒸出来的馍个大秤足,购买的人很多,生意出奇地好。慢慢地馍店掌柜发现朝娃师傅的这一做法,很是恼怒,认为朝娃师傅这样做减少了馍店收入。朝娃师傅一气之下辞职转行炸起了油糕。馍店掌柜从此疑心更重,不再相信雇佣的伙计,亲自下厨和面,和面前还不忘从面盆中掬出一把面来。结果买馍的人越来越少,渐渐生意落败,关门歇业。

司马南最新作品-1

朝娃讲完这些继续给我唠叨,说他一直都记着师傅给他讲的这段往事。所有的顾客都灵醒着哩,笨人不多。馍的份量,常买的人看一眼、掂一下,就能知道。卖给人的东西称份量时,秤上让一些,称的旺一些,起码秤上甭短人,坚守自己的良心,生意不好才怪哩!

“秤上甭短人”,为人处事,坚持做到,人生的道路肯定会越走越宽,越来越顺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