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起于什么时候已难考证,据史书记载,自唐朝时,人们祭月、拜月、赏月、玩月就开始盛行,各种月饼也制作出来,成为人们相互祝愿幸福团圆的馈赠礼品和吃食。中秋节位于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中期,这时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五谷丰登,是最富有诗意和成就感的喜悦时期。
皓月当空,家家户户围聚一起,举头望月,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美味可口的各式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聚之外,又包含了庆祝丰年,祈求风调雨顺等各种吉祥文化内涵。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电视和互联网,人们对月亮寄予的各种美好想象和祝愿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借着月亮,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纠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们面对苍天,设置香案,摆放贡品,叩首礼拜,把酒问月,庆贺感恩美好生活,祈福祝愿家人健康快乐。中秋佳节成了除春节外的最隆重的节日。这天,在外游子都赶回家中,亲戚朋友间带上月饼相互走动问候。那些年的节味儿就是满足人们的感情寄托、合家团圆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随着工业文明特别是电的发明,到今天电视、互联网文明的出现,再到高科技的登月计划的实现,月亮已不再神秘莫测,人类不再望月兴叹。亲人之间远隔万里随时随地可以视频聊天,几千里路程只需几个小时的旅途就能见上面,人们抒发交流的方式已不需要再借助月亮传递情感。科技在进步,工具在进步,文化在进步,观念在进步,认识在进步,团聚互动的方式也在变化进步。过去平常人盼中秋,约定俗成了很多的礼仪,一半应该是为了吃,解解嘴馋,至于赏月能看到什么、寄托什么,似乎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雅致,更多的是借口于过中秋节日交流勾通,互致祝愿。从近几年看,电话问候、短信问候、微信互动、视频聊天、月饼快递等等,正在颠覆改变着传统的节日礼俗观念,新颖快捷的方式使得大伙的节日氛围变得更加浓厚自然,节日的心情更加愉快舒展。
现在的节味儿从表面看是缺少了过去那些繁文缛节,礼仪规范,但基本的愿望和精髓没有变。节俗也应该借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继承、创新、完善、发展。再过些年,中秋节怎样过,到那时的节味儿是什么样子,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期待并快乐地享受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