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理发

“有钱没钱,不叫长头发过年。”过年前一定要剃头理发,这是留传至今的一项年俗。所以,大年三十走到街上,其它店铺都关门歇业,唯有理发店的门依然敞开着。用理发店老板的话说,干这份营生,就要按这个行当的特点来,总不能让忙到年底的人,没个理发的地方。

根据每年都观察到的这一情形,应该能判断得来,春节前,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理了发的。到今天,受疫情影响,街道上没有一家理发店开门,大伙的头发都该长得很长了。“头发长,见识短”,现在看来,这句讽刺讥笑女人的玩笑话,说的不一定完全都是女人,男人的头发长得太长了,也势必会头昏脑胀,烦燥楘乱,遇到问题失去长远眼光,做出有失水准的仓促预测和判断。

近几天如果有机会见了面,或者是电话聊天,有一个新的话题就是理发,大家都想理发。实在想理发,却没有这样的条件,说一说理发,权当是解闷消遣。

司马南最新作品-1

理发师的祖师爷是剃头匠,这个历史渊源应该是很长了。为啥现在叫理发师,我认为最根本的原由是工具发生了变化。过去剃头,只是一盆热水、一条毛巾、一条批刀布、一把剃头刀,整个头势千篇一律,剃光剃净即告完工。而现在理发,理发凳子,理发镜子,镜子前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推子、刀子、梳子,还有各型号的吹风设备、烫染设备……等等,理发师根据不同顾客特点喜好,设计推介发型,使用各种理发工具轮番捯饬,理发的过程是美容美发的过程,所以现在也叫美发师。理发店的名字更是千奇百态,咋样吸引人的眼球,就咋样叫。理发店成为毎个街道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

其实我们这儿的年俗中,还有正月里不能剃头理发的风俗。这个规定,我认为现在就不科学,应该予以废除。过去都是过年前用剃头刀子剃头,而且是剃成光亮光亮的秃顶头,要全长长,就得一个多月。而现在理出来的发型,十天半月就得再理,耽搁推迟几天,人就楘乱得受不了。

算算时间,正月就要过完了。民间有句谚语,“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传说这天剃头理发,定能福星高照,红运当头!对于今年这个难熬的正月,如果能在“二月二”这一天理发剃头,把一切疫情霉运彻彻底底清除掉,那该多好呀!

想理发,耐心再等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