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呼朋友乡邻吃饭,踏着约定的时间不迟不早赶到,微笑着逐一握手寒暄,随即将夹在胳肘窝的两条软中华香烟拆开,朝着每个人的方向轻轻一撇,不偏不倚不近不远正好沿着玻璃转盘溜到了各人面前。然后麻利娴熟地把另外几盒纸烟上的塑料纸撕掉,从烟盒尾部将包装揭开,捏纸烟的手轻轻抖动几下,一根根的烟就露了出来,随手撇在桌子的四角。 “抽烟,抽烟!上菜倒酒!整包的装上,省得占地方障事!”老板气宇轩昂,极度大方,一时间成了众星捧月的绝对主角。这是赚了钱的老板发烟。
办公桌大,报纸、杂志、文件、报表、电脑、电话、笔筒、台历一字摆开,堆积的像小山,桌子角摆放着粗细不同型号的纸烟和火机。有人推门汇报工作,领导正在埋头批阅文件,稍微点一下头算是招呼,盯住烟盒颐指气使般严肃地吐出两个字:“吃烟!”这是威严神圣的领导发烟。
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轻声细语敲门,蹑手蹑脚进入,点头哈腰问候,畏手畏脚落坐,从包内掏出纸烟盒,取一根捧在眼前端量检查,确认无折皱无污点,将过滤嘴方向朝着要拜访的人,恭恭敬敬地双手递过去,再用打火机点燃,然后才谦虚谨慎地自我介绍,仔细认真地推介产品。这是浪迹天涯的推销员发烟。
拉着手进屋,嘘寒问暖,沏茶让座,从柜箱里翻腾半晌才摸出来一盒珍藏了好长时间的纸烟。找不到包装的塑料密封带,干脆用刀用剪划开,掏出一根放在客人面前:“吃烟,吃烟!”自己却圪蹴在炕边将旱烟锅填装满,吞云吐雾,咳嗽不断……这是憨厚朴实的老乡邻发烟。

单位食堂门口,饭后聚堆谝闲传,从裤兜里取出纸烟,转圈一人一根,不多不少刚好发完,把烟盒揉捏成一团,嘴角念念有词:“烟不亏人!饭后一锅烟,赛过活神仙!”这是太平盛世年代关系融洽的同事间发烟。
路遇熟人,多年未见,没等寒暄便急匆匆掏烟取火,上等香烟高档火机,以物示人,鸟枪换炮,当下生活层次即窥见一斑,再也不能小视下看。这是已经混出样的老相识发烟。
左衣兜装好烟,右衣兜装烂烟,见不同的人发不同的烟,轮到对自己没用处的人,管他面子不面子的,索性心硬眼瓷不发烟。只管眼角向上,找寻机会,油嘴滑舌,投机取巧,右右逢圆。这是脑袋瓜子极度活泛的钻营者发烟。
老早间招呼客人,先将水烟锅擦试干净,新水换好,纸煤捻好,烟饼潮好,烟锅子挑利,水烟盒装满。来人落坐,主人将烟锅嘴子握在手心,轻轻一揉摸,主动消毒,随即捧上:“吃烟,吃烟!吃上几锅子水烟!”这算是那个年代热情纯扑地招待客人时发的烟。
天价极品香烟藏在桌子下面,铁杆兄弟到访时才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用报纸包裹严实,装在文件袋里边,嘴一噘,头一点,彼此心领神会……这不是发烟,这是转着圈卖了更高天价的纸烟。
关于发烟,形形色色的现象还有很多……时下只想起了这几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