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人吃馍的样法多,夹菜、夹肉、夹辣子……这种吃法不尽兴,就变着样法地泡。羊肉泡、牛肉煮、豆腐泡、葫芦头泡……甚至是用滚开的煎水泡馍。在渭北澄县,有一种泡馍的美味吃食叫作“麦子泡”,大街小巷开了好多家店,如今与羊肉泡馍并驾齐驱,声名远扬,成了一道著名的地方小吃。
要说“麦子泡”,就不得不说“谋”。
先说“麦子泡”。“麦子泡”其实就是一锅香辣实惠、物料丰富的大烩菜。选用优质的大麦仁入锅熬汤备用,将老豆腐和油炸过的豆腐分别切块,将熟猪肉猪心猪肝猪肠猪血切片,加入油炸肉丸和葱段、调料、辣椒、食盐等烩进熬制好的骨汤内,待各种营养和调味香料成分充分释放,再与麦仁汤搅拌融合,最后放入事先备好的凉粉块,继续加热出锅,舀到老碗内,撒些芫荽碎末,一碗鲜美香辣、营养丰富、暖脾健胃的“麦子泡”就呈献在顾客面前。
吃“麦子泡”要先将馍掰块,泡在碗里吸足表层的红辣油后再下肚,然后品尝豆腐的香辣、肉食的鲜美、凉粉的爽滑、麦子汤的醇厚,直至辣透全身、大汗淋漓才算吃饱尽兴。

再说“谋”。“谋”是同村同龄的一位发小的小名,见到他将“谋”拉长音一叫,谋便爽快答应。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猛地想不起他的大名来。
较早把“麦子泡”这种吃食摆弄到澄县街道的,是谋。谋的上辈人家庭成分高,大小会都要让人拉到台子前接受陪斗批判。我当时不解,家人就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正经下苦人,在县城开个肉架子,没黑没明,起早贪黑,杀猪卖肉,挣的是辛苦钱。谋的母亲去世早,丢下谋惜惶,早早辍学。谋却醒事,传承了老辈人的谋生之道,在城里的食堂打杂,剥葱、烧火、揉面、切菜,耳濡目染,烟熏火燎地学会了做汤炒菜。
谋的妻命好,娶了个麻利媳妇。小两口一合计,在车站门口的人多处开起了小饭馆,主营莱品就是“麦子泡”。谋得了做菜的窍,根据大众喜好调整物料和味道,配上萝卜丝、黄瓜片、青辣子……等小菜和呼肉蒸碗、绿豆稀饭,色香味俱绝,小饭馆一下子火了起来,食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我和单位的同事也成了常客,隔几天不去光顾一次,就口寡嘴馋地心慌。
生意做遍,不如卖饭。谋和媳妇有蹲劲,有恒心,二十多年如一日,亲自操刀,亲自掌勺,亲自抹桌子扫地,老老实实坚守了下来。如今经营门店已扩大,几套房子已买下,日子过在了人前头,谋和媳妇仍然在亲自坚守,坚守着“麦子泡”的传统味道,坚守着饭菜的品味和质量。

写“麦子泡”和“谋”,除了过“麦子泡”这碗饭的嘴瘾,还想说谋和媳妇的坚守。任何事,只要恒下心来坚守下去,苦把人下不死,生意不会亏待人,都会有个好结果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