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的散文(描写过年的散文)

连续多年了,我真正意义上步入过年的气氛中,是从找寻写春联的内容开始的。楹联的规则懂得少,不会自己编,好在有好多书协的、作协的文友在朋友圈展示提供,加之网络上现成的东西,动动手抄写下来,便有了书写的内容。即使是这样,面对不同的人群要求,在开始书写时,仍然要翻来翻去地找,尽量适应身份和场景。我把这一过程很雅致地称作找寻年味。

描写春节的散文(描写过年的散文)

父母亲已不在世,老家就变成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只能呆在城里的单元房里过年。没有了扫窑扫房的劳动,没有了购置年货的集市,没有了蒸馍煮肉的气味,没有了祭拜天地的过程,没有了礼拜叩头的仪式,没有了燃放鞭炮的烟火,没有了锣鼓喧天的社火,没有了聚集团拜的热闹,没有了吹牛聊天的发小,没有了穿戴整齐的新衣,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姊妹的相聚……

这样的年节,只能在不停地找寻年味。

描写春节的散文(描写过年的散文)

我把车开到离城不远的秦岭山区,漫无目的地穿梭游荡。山脚下袅袅炊烟的村里,家家户户大门上的对联红彤彤的,铺满村巷的炮皮红彤彤的,娃娃们的新衣红彤彤的,跳广场舞的妇女们的绸带红彤彤的……村巷口的空地上一群男人有说有笑,不时有调皮的孩童追打嬉闹、点燃炮竹,随着清脆的响声传来,空中又炸出一团红彤彤的炮花。

有了这一切,我来了兴致,置身其中,停车欣赏,流连忘返。这才是朝思暮想需要找寻的久违的年味。

描写春节的散文(描写过年的散文)

现在信息交流方便,老家人蒸的令人垂涎欲滴的大肉蒸碗、送十五节气的各种造型的鹣鹣花馍,送给晚辈的红红灯笼,聚在一起敲锣打鼓的场面……通过视频传播都在偶然间就能找寻到,看到了,便继续划拉着找寻,而且是仔仔细细找寻,生怕错过了珍贵的看到亲朋身影的难得机会。就这样,在不停地找寻中享受着惬意欢快的亲情和年味。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年就算真正意义上的过完了,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缺少了许多该有的年节味和仪式感。鞭炮不放了、问候简洁了、拜年快速了、年饭没样了、街上人少了……

来年的年味,会是怎样?还得继续接着找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